二九文学 > 酌酒令 > 第一章/前尘风雪

第一章/前尘风雪

二九文学 www.29wx.com,最快更新酌酒令 !

    德宣十三年冬,京城大雪,厚重的压断了枯树枝桠,惊起寒鸦高飞,刺耳的啼叫伴随着哒哒马蹄声,淹没在风雪之中。

    子时刚过,皇城丧钟震耳欲聋,敲声响彻京城,只是三声过后,再无声息。

    东君国有仪制,皇城丧钟敲三响,意为后宫女眷仙逝,上至太后,下至公主,敲五响,意为皇子薨,敲九响,意为天子驾崩。

    丧钟浑重,回荡在后宫的云芳宫中,御前总管太监徐铆,接过陈美人手中的一名死婴后,走至太医令身前,附耳道:“记着,美人陈氏于腊月初九,诞下皇嗣,因胎里不足,不幸早夭,皇上痛失的,是三公主。”

    太医令的额头渗出密密麻麻的汗珠,抬头看着徐铆,片刻回缓,对着长君殿的方向磕了三声响头,对徐铆说道:“公公说的是,早夭的,是名公主。”

    徐铆点点头,抱着怀中死婴,疾步离开。

    风雪未停,徐铆抱着孩子疾速出宫,上了偏门侍卫预备好的马车,绝尘而去。

    马车之上,藏有一位乳娘钟氏,并一四方的大木盒,上有透风的孔洞,马车驶入皇城后街,来到了一处府邸,大雪皎白,与大红夜烛灯笼的光,映得牌匾上的字迹格外诡异深邃。

    三声门响,一位壮硕的中年男子打开门,小心翼翼的接过那木盒,乳娘也随之入府,徐铆确认四周无人,压低了声音道:“百里将军,皇上密旨已下,望将军护好这孩子性命。”

    百里崇明点头,不过三言两语,徐铆便抽身离去,带着马车上的死婴,驾车去了皇家陵园,预备天亮的葬仪。

    府门紧锁,百里将军府,前院后庭,多了一倍的将士巡逻,百里崇明抱着孩子,匆匆回了房间,夫人钱氏瞧见那孩子,却是一惊,有些惶恐的拉着百里崇明入了内室,悄声疑道:“刚刚皇城丧钟三响,夭折的分明是个公主,怎么会是个皇子?”

    百里崇明低声说道:“如今前朝大多是明太师的天下,他的女儿明贵妃在后宫一手遮天,且膝下已有一子,后宫这几年,夭折了那么多的孩子,数不清多少个都折在明贵妃手里,若是明贵妃知道陈美人生下的是个皇子,定不会放过这个孩子,皇上的密旨,便是要保皇室血脉,护这孩子平安。”

    钱夫人听后色变:“如今明贵妃独大,后宫又只有她的大皇子一人,将来天子之位定是大皇子的,皇上既然想保这孩子性命,难不成……并不想把龙椅交给明贵妃母子?”

    百里崇明摇摇头,又深深叹口气说道:“皇上对明贵妃情深,大皇子聪慧,确是储君之选,皇上的意思是……只是保这孩子性命即可。”

    钱夫人听后,也是长叹一声,看着怀中婴孩还尚未睁眼,不由得想到皇上此番的兵行险招,也不过是在多年情深与骨肉血脉之间最有利无害的权衡罢了。

    一时之间,竟然无法言说帝王天子,是有情,还是无情。

    一夜风雪,至清晨才得以停消,明贵妃昨夜侍寝,睡在了长君殿中,醒来时,皇帝已然去了早朝。

    回至自己的明娴宫中,早膳已经布置好,明贵妃摒退众人,便有脸生的太监前来报信,昨夜云芳宫美人陈氏因公主早夭,伤心欲绝,自尽身亡。

    明贵妃瞥了他一眼问道:“真是个公主?可看准了?本宫瞧着陈美人之前的怀像,可是个男胎。”

    小太监又凑近说道:“奴才从皇陵赶回,的确不曾看错,死的是位女婴,奴才也问过太医令,的确,是位公主。”

    明贵妃含笑,轻轻拨动头上的玉珠,清脆的环佩叮当十分悦耳动听,那小太监却又附耳呢喃了一句道:“娘娘,昨夜徐铆公公出宫送公主去皇陵,本应该直接从前门离开,不知为何,从后街绕了一圈,奴才不敢跟太紧,未曾瞧见,徐铆公公去后街所为何事。”

    纤若无骨的玉手一顿,美人眸生狠意,珠翠错落跌碎在地。

    德宣二十八年春,十八岁的大皇子俞明宸被册封太子,入主东宫设宴,迎来送往,十分热闹。

    百里崇明参加完宫宴,不做逗留,匆匆返回府中,此时春景正盛,后庭之中桃花如雨,一束青玉色的长鞭穿梭其中,游刃有余。

    眼前,是一位穿着青色衣衫的少女,腰若春柳,瓷白肌肤,个子高挑纤瘦,远远瞧去便是拔尖的美人儿,算起来今年已经十五岁了。

    时光不待,百里崇明胡须中已有掺白,看着眼前少女星眉英气,霜眸清冷,手中的鞭子更是出神入化,把他的功夫学了个十成九,不知换上一身军戎持兵,亦或是白衫执扇,该是如何少年英姿飒爽的气势?

    可惜……

    庭院中人察觉有人,收了鞭子走了过来,拘了一礼唤道:“义父。”

    若是背影潇洒,像极了他百里家族的血脉传承,若是不须避讳,倒可以名正言顺带着这孩子驰骋沙场,可惜细看眉眼,却是神似他的生母,故此这多年来,这孩子出入将军府,都免不了有人乔装掩护。

    这一护,便是十五年的光景,只是外面街市之中也难免有一二闲言碎语,奈何百里将军府里三重外三重,无人能够知道真相如何。

    春日过,盛夏至,钱夫人病重离世,百里将军府内外素白一片,府门口却有一鲜红大轿落下,一位姣好面容的女子下轿,却也遮掩不住眼角皱纹,只是那华贵雍容的姿态,像极了母仪天下的气魄。

    暗处巡视的暗卫,一早奔去了灵堂,告知了百里崇明道:“将军,明贵妃娘娘来了,身着大红宫装,来者不善。”

    百里崇明心中猛然一沉,起身一瞬,便是计上心头,看了看跪在白帐后不敢抛头露面,却又极力尽孝的人,对身侧的人说道:“翊之,带小姐去书房密室暂避。”

    说罢,百里崇明又递给封翊之一个眼神,身后便传来太监唱声道:“明贵妃娘娘驾到——”